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表达了其对非同质化代币(NFT)市场的看法。在三名作者撰写并于5月1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,检察官强调了市场风险和更积极执法的原因。具体而言,他们指出NFT的“证券化”,这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共同拥有一份副本,并不再遵守不可复制性、不可分割性和独特性的标准。此外,检察官指出了NFT价格的通胀,这是由空投、盲盒和限量销售等营销策略引发的。
作者认为,一些非同质化资产的通胀价格背后缺少艺术美感和合理的定价机制。此外,奖励和动态权利等营销模式容易发展成非法的金字塔骗局。为了应对这些风险,检察官建议打击犯罪活动,强调惩罚和治理,并投资风险研究和法律普及。他们强调了他们作为国家检察官的角色,以保护真正的创新并防范虚假创新。
尽管香港逐步推进加密货币的采用,但中国并没有改变其反加密货币立场。该国在人工智能(AI)方面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。5月初,当地当局逮捕了一个嫌疑人,据称他在中国甘肃地区使用ChatGPT生成虚假新闻故事。尽管NFT市场具有潜力,但中国检察官认为存在金融、安全和法律风险,需要全面治理和打击伪创新。
总之,这篇文章重申了中国对加密货币的立场,并强调了对新兴市场如NFT的风险管理的需要。